【2018年cpi指数是多少】2018年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一年,也是物价水平相对稳定的时期。消费者价格指数(CPI)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,在这一年中呈现出温和上涨的趋势。了解2018年的CPI数据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年的经济运行状况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。
以下是2018年各月份CPI指数的总结与分析:
一、2018年CPI整体趋势
2018年全年CPI同比上涨了2.1%,涨幅较前一年有所回落,说明全年物价总体保持稳定。这一涨幅主要受到食品价格波动和能源价格影响,但整体上并未出现明显的通胀压力。
二、分月CPI指数数据表
月份 | CPI环比(%) | CPI同比(%) |
1月 | 0.3 | 2.5 |
2月 | -0.2 | 1.7 |
3月 | 0.5 | 1.6 |
4月 | 0.2 | 1.8 |
5月 | 0.3 | 1.9 |
6月 | 0.2 | 1.9 |
7月 | 0.1 | 2.0 |
8月 | 0.2 | 2.1 |
9月 | 0.3 | 2.2 |
10月 | 0.1 | 2.1 |
11月 | 0.1 | 2.1 |
12月 | 0.2 | 2.1 |
注:以上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年度统计公报。
三、CPI变化原因分析
1. 食品价格波动:2018年上半年,猪肉、蔬菜等食品价格出现明显上涨,推高了CPI;下半年随着供应增加,食品价格趋于平稳。
2. 能源价格影响:国际油价在年初有所上涨,带动国内能源价格上涨,对CPI形成一定支撑。
3. 服务价格上涨:教育、医疗、交通等服务类价格小幅上升,也对CPI产生了一定影响。
四、总结
2018年中国的CPI指数整体处于可控范围内,全年平均涨幅为2.1%。这一水平表明,当年的物价变动较为温和,未对居民生活造成较大负担。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,这一数据也为后续宏观调控提供了参考依据。
通过了解CPI的变化趋势,可以更清晰地把握经济运行的基本面,也有助于个人和企业在进行消费、投资决策时做出更加合理的判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