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礼尚往来的尚什么意思】“礼尚往来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出自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礼尚往来,往而不来,非礼也;来而不往,亦非礼也。”意思是:礼节应当有来有往,如果只是一方送礼而另一方不回应,就不合礼数;反之亦然。那么,“礼尚往来”中的“尚”是什么意思呢?
一、
“礼尚往来”中的“尚”字,本义是“崇尚”、“重视”的意思。在这里,“尚”表示“应该”或“应当”,整句的意思是“礼节应有来有往”。也就是说,在人际交往中,礼节的往来是相互的,不能单方面进行。
“尚”在古汉语中有多种含义,如“还”、“更加”、“超过”等,但在“礼尚往来”这一语境中,它主要表达的是“应当”或“应该”的意思。
二、表格展示
成语 | 礼尚往来 |
出处 | 《礼记·曲礼上》 |
原文 | 礼尚往来,往而不来,非礼也;来而不往,亦非礼也。 |
“尚”字解释 | 尚:应、当、应当。 |
整体含义 | 礼节应有来有往,互有往来才合乎礼数。 |
现代用法 | 表示人与人之间要讲究礼尚往来,不能只索取不回报。 |
近义词 | 来而不往非礼也、礼成往来 |
反义词 | 单方面索取、恩将仇报 |
三、拓展理解
“礼尚往来”不仅用于古代礼仪场合,现代生活中也常用来形容人际关系中的互动和平衡。比如朋友之间互相赠送礼物、帮忙办事等,都体现了“礼尚往来”的精神。
需要注意的是,虽然“礼尚往来”强调的是互相尊重和回馈,但现实中也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,避免形式主义或过度攀比。
四、结语
“礼尚往来”中的“尚”字,核心意义是“应当”或“应该”,表达了礼节上的相互性。了解这个成语的真正含义,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,做到有来有往、和谐相处。